3•15刚刚过去,但是打假不是一个口号、一个日子,而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也是市场调查最基本的保证。“信任是所有社会调查的前提。而研究的前提就是尊重、相信受访者”,束顺斌这样说道。
从教书匠到商人
1991年束顺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公共行政管理系。199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学校从事教师工作。三年后,他决定辞职下海经商,在西安创办了新兰德市场调研咨询有限公司,从事传统调研。2003年为了支持妻子到上海发展的决定,束顺斌选择举家东进。 “上海相比之下市场环境更公开透明,我的性格使得我坚信要通过勤奋和努力获得回报,而不是靠拉关系拿下订单。”
刚到上海,束顺斌并没有选择继续自己的老本行。“我一开始是在朋友开的房地产咨询公司工作,工作内容还是与调研相关,主要是做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析、消费者研究等。”本来对调研已经有些厌倦的束顺斌更感到房地产调研在中国相对简单,“很多营销定位在调研之前就制定出来了,这本身反映了调研在公司业务环节中不被重视。”
200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上海校友会上,束顺斌认识了一个自己的小学弟王长伟。 “他当时在上海一家很大的软件公司工作,但是想要辞职创业。”有着创业经历的束顺斌自然成了小学弟眼中的“创业导师”。“他是学计算机出身的,于是我就建议他朝互联网方向发展。”
校友会结束几个月之后,有一天束顺斌突然接到小学弟的电话,邀请他到自己的公司参观。“这个公司主要业务是建网站、卖域名和搜索等。模式比较陈旧,而且也不赚钱。”小学弟了解到束顺斌原来是做市场调查的,自己也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在线调研,于是就提出希望和束顺斌合作,创办在线调研的网站,第一调查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中国互联网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民数量有限,更不用提主动回答在线问卷了。“但是没想到公司创立后,每天都有一两百人注册。”这让还没有进行网站推广的束顺斌看到了希望。“虽然当时互联网内容不如现在丰富,但是用户愿意尝试新的东西。”由于还没有调研系统,束顺斌就用很简单的语言编了一些选择题组成的问卷,让会员填写,效果很不错。
真实是最简单的
接下来就遇到了没有项目可做的窘境。“项目是建立在足够样本的基础之上”,于是束顺斌雇了两个人在各大论坛里发帖子,以获得奖励为吸引,估计网友到第一调查网注册,到2006年10月已经累积了几十万活跃会员。“我们的网站本身互动性很强,用户不仅可以参与项目,还能够自己发布感兴趣的话题,让其他人一起投票”。这种模式使得会员在没有项目时也能够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在公司创立初期,束顺斌和员工每月只领两千元生活费,坚持了两年多才有收入。“我们到2007年才接到真正的商业项目,在之前公司确实很艰难,但是我们在这段时间里积累了样本、调研系统等,这是之后快速发展的基础。”
前期市场开拓举步维艰。当时有几十万用户的时候我就在和很多调研公司谈,但是他们普遍比较排斥和质疑在线调研,认为这种方式真实性很难保证。”面访至少能看到被访者,而计算机形成的虚拟平台恰似一堵无形的墙,容易让人质疑其可靠性。但很多传统调研公司也存在作弊行为,“面访能直接向访问者要身份证吗?这样信任就消失了后面的谈话怎么进行?电话访问也无法通过声音判断年龄、收入这些信息的真伪。因此信任是所有社会调查的前提。而研究的前提就是尊重、相信受访者。”在线可能出现的唯一问题就是访问者作弊,但是除非是极个别的恶意分子。通常网民在微博、论坛上表达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真实是最简单的”。
束顺斌以前在西安做一个传统调研项目时,有一个学生访问员比别人交卷子迟了两三天。束顺斌翻了一本问卷就知道他是作弊的。“电话的段号都是有规律的,而且访问地点是在南郊,却出现了北郊的电话号段”作弊的访问员哭着告诉束顺斌其实自己在宿舍编卷子也很痛苦。在线直接就可以通过技术识别作弊,把作弊的人直接拉入黑名单。例如手机验证、电脑识别等等,“会虫和我们斗智斗勇的成本很高,多增加一个账号就要多买一张手机卡。我相信哪些恶意作弊分子慢慢也会觉得麻烦就退出了,因此我认为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比传统调研更可靠。”
高价导致市场萎缩
2011年公司完成了30多万本量,收入600多万,对于只有二十几个人规模的在线调研企业应该说非常可观。“在线未来的发展一定是靠量赚钱,因此必须具备价格优势。但是低价并不代表会恶意作弊,当然我们也绝不会陷入价格战。有人说低价会导致行业恶意竞争,但是我认为高价也会促使市场萎缩。所谓的价格联盟实则不堪一击,开公司是市场行为,在利益面前谁都有会所动摇。你18我16,这种事情我认为很正常,关键是不能严重背离成本。没有利润的事情我们也不会做,只是单个样本利润比出高价的公司少一些而已。
面对低价低质量的质量,束顺斌选择让事实说话。“我可以先让客户免费试用,做小范围调研,同时他可以和传统的调研比较,衡量性价比。”目前公司样本平均单价是二十元,束顺斌希望进一步降低单价,同时通过提高样本总量实现业务额成倍的增长。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在线调研有传统调研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我们将在线分为四个模块,包括样本管理、技术开发支持、销售和数据回收整理。所以从人员规模上我们不需要追求数量,否则就又回到传统调研的模式中立。一般两千样本的项目,三四天就可以完成,所有环节都是依靠系统自动化完成。后期我们只需要针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技术为主导而不是人力驱动使得公司固定成本比传统调研低很多。“在线调研的固定成本是人员和场地,这些不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而上升。我们不需要访问员和督导,一些都是依靠标准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因此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在线对于项目操作人员(PM)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踏实勤奋,通过一个星期的培训基本都可以上岗操作。”
开放的“超市”模式
俗话说仓禀实知礼节,调研公司只有在满足自身生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考虑长远考虑,比如整合资源。“未来我会逐步将这个调研平台向客户开放,我们只提供技术和样本的支持,收取很低的费用,一切客户自己完成的操作我们都会免费。此外,我还倡导联盟合作的模式,我向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执行公司免费提供平台和技术,作为交换,我有权力共享当地招募的样本,但是样本权属于当地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能覆盖更多的城市和地区。”一个在上海的在线调研公司如果只全靠自己要想扩到全国,几乎是不现实的。”束顺斌目前正着手整合几家公司的样本库,希望为这种模式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小的时候买东西都是售货员为我们拿,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到超市自由挑选,这种开放的方式带来的是更多的消费。我们的样本就是超市中的商品,客户可以自由挑选。这对开放平台上的各家调研公司都是福音。”
平台形成后,束顺斌需要做的就是维护平台的稳定性以及增加更多有代表性的样本,比如一些专业样本库。针对中高收入群体,“我们目前与《经理人杂志》和经理人网合作建设经理人样本库,这样以后做金融和高端消费品的调研就会容易很多,就会避免出现奢侈品街头拦访这种笑话了。”
在线调查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束顺斌的烦恼也增加了。“很多公司从我这里挖人,给出翻倍的工资,这确实对员工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公司平均一年流失两三位员工,“我希望我的客户认公司而不是认某一个人。而且销售和研究一定要分开,不能让研究员既做销售又做研究,这样客户很容易就控制在某个人手上了。”
除了来自同行的压力,现在有很多软件公司也开始服务于调研行业。“我是调研出身,所有流程我都熟悉。有些人担心新浪、腾讯如果涉足这个行业,我们是不是就没饭吃了,其实我认为恰恰相反。腾讯和搜狐都做视频,但是做得最好的不是他们而是优酷土豆。所以如果其他互联网公司尝试做在线调研,最好的方式就是我们双方合作,腾讯的注册用户整合到我们的样本库中,或者采用战略投资等资本形式。”
对于合作,束顺斌希望先谈恋爱再结婚,慢慢地感受双方是否适合,不要发展太快。“我一旦察觉对方不是抱着真诚的心态谈合作,那么我会马上提出‘分手’”。
实物建立起来的信任
会员是在线调研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我认为组织会员线下活动的成本太高,因此目前我们采用邮寄礼品的方式。”调查网每个月都会给部分会员邮寄礼物,预算是每人不超过30元,并且工作人员会亲自和获奖者核实姓名、住址等信息,再把礼物邮寄过去。“有人曾经提出要给会员游戏币这种虚拟礼物,但我坚持一定要实物快递”。现在社会流动快了,稳定性也差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越来越低。我现在收到一封手写信就会特别感动。”因此束顺斌希望通过这种贴心的方式让会员感受到真诚,并且越来越信任这个平台,从而成为忠实用户。
在最近举行的会员满意度调查中,束顺斌就自己拿出一万元买了一些iPad、iTouch作为对会员的回馈。“我记得一个来自山东菏泽的会员给我们写了满满一页纸,表达对调查网的喜爱,以及她如果在这个平台上收获欢乐。我后来专门给她打电话并买了一台宜家的台灯给她邮寄过去”。还有一次,一名会员的积分累计到了200多万分,可以兑换一台数码相机。“我邀请她过来参观公司,旅费我们全部报销。”令束顺斌哭笑不得的是,这名会员怕是骗子公司,还叫上妈妈一起前往。到了公司也是她妈妈上来,“看到了数码相机,才相信是真的,把女儿也叫上来了。”对于这些会员,束顺斌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一样,付出真感情,以诚相待。
束顺斌最喜欢吃的菜是梅菜扣肉,“小时候对于我来说这就算过年了。”对于生活他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我就是有钱也不会去买奢侈品,把事情做好才是我希望的。”对钱看得很淡的束顺斌将公司20%的股份分给了自己的员工,并且还考虑以后将员工股份增加到50%。“我希望每个员工都过上体面的日子。”
束顺斌来自农村,他从不避讳自己身上的乡土气息。社会的浮躁并没有淡去他身上的淳朴和真性情。“业余时间我的爱好是骑自行车和练习书法,不要钱就可以享受”。
束顺斌
1969年出生于江西深山老林
1991-1995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
1995-1998年就职于解放军军需管理干部学校
1998年创办西安新兰德市场调研咨询公司
2005年至今联合创办QQSurvey在线调研公司
本文根据被访者原话录音整理,观点与叙事与本站无关。
采访/撰文:刘向清/李赛
原话录音整理:摩瑞市场研究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