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东符合所有我们对于手机互联网从业者的想象:精瘦却精神饱满,不拘一格却自成风格,身兼数职却又对每件事情要求到极致,精打细磨。但是当他说起阅读和写作,又让我们想起他的记者身份,这与大多数互联网从业者很不同,他说他更擅长理解并阐释他的创业伙伴邓裕强的领先于时代的想法并将其传播。曾经不怕失败不服输让他有“路到尽头又如何”的豪情壮志,而今,3G门户已经拥有1.5亿以上的注册用户,张向东和他的伙伴们仍旧在为着改变中国人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做着不懈的努力。 缘来缘去,情迷互联网 CMRA:1999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时,您对于互联网行业是否已经有了成熟的看法,并进而投身互联网行业的? 张向东:我的经历非常折腾。毕业之前我任职于一家刚刚上市的电子商务公司。“电子商务”这个概念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很热的概念,当时我看好电子商务,于是在毕业后进入当当网工作。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真的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人。许知远2001年写《纳斯达克的一代》,这个标题当时来看有点超前,但其实是说的很对的。那一代人真的是为互联网所激动,认为互联网可以改变一切,并且只有互联网可以改变一切。 CMRA:对于互联网的这些看法是来源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还是来源于个人的兴趣阅读?是什么让你如此坚定? 张向东:我喜欢阅读。大学乱读书的时期,曾经把北大图书馆传播学的书架整个看了一遍。毕业之前还特意去三联书店读遍了当时三联的传播学的书架,任何的一种传播学的新书都看。我一直觉得传播学是一种信息技术的哲学。在那个时候互联网就让我觉得,互联网应该成为我职业的选择。所以在我毕业做选择的时候,一直就是沿着这个方向,从没有犹豫过。我简历只印了十份,在第八份的时候找到了工作,并且是在互联网公司。 CMRA:但是有一段时间走出了互联网。 张向东:之后就开始和朋友合伙创业也是在与互联网相关,前后涉足了几家公司的创业过程,但一直没有能够走出低潮。2011年底,我去了广州,在《新周刊》开始当起记者。在当记者期间,我还是经常回到北京采访,一个月一半的时间都在北京。之后离开《新周刊》,和邓裕强一起创办3G门户,2003年底开始启动,2004年推出3G门户的网站。 理想主义与任性并存的人生哲学 CMRA:这么多经历,您觉得是自己的性格如此,还是您的兴趣所致? 张向东:我觉得什么都有,有人生的机遇,也有个人的原因,个人的成长。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映射的。我前些天看荣格的一本书,他说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情结的。我觉得一个人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能在童年,或者成长阶段找到一个映射,这个映射关系有时候挺奇怪的,就是你可能要一直到最后,才能找到这个观点,一个人若是放弃思考的话,就找不到属于他的那个观点了。 CMRA: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掌舵者,您喜欢阅读,并且执着于文字,这好像与我们对互联网公司管理者的刻板印象不相符。 张向东:对。我觉得我写作我就放心,再累也始终写,明明知道公司的事情很重要,也知道写作会耽误工作,但是我还有个写作计划要去做。而且看到非常好的内容、好的书或什么,尤其我觉得有创造性的,我就会非常兴奋地跟朋友分享。 CMRA:您有没有分析过您这样的性格是来源于什么样的映射? 张向东:我生于七十年代末。那个年代的人做事情喜欢赋予意义,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我相信像我这样想法的人其实挺多的,不同的是我的性格比较任性,想到了就去会去做,因此机遇就变得非常关键。其实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勤奋的人、智商高的人比比皆是,最后还是要看能否把握住好时机。 聪明人的失败较量 CMRA:那你去做记者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个在互联网上做的想法是不是? 张向东:做记者的时候有点消沉,但是实际上我对互联网的观察没有停止。现在看来,当记者其实是一种逃避,是对我之前人生的一种反思——觉得自己聪明厉害,结果还不是没搞成,不好意思见人。我当记者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喜欢杂志,我算了下两年时间留下来的,还不算丢掉的,就有一千多本。 CMRA:当记者帮你圆了你的杂志梦。 张向东:当记者的时候虽然经济条件变差,但是我还是挺开心自在的,就像闲云野鹤一样,也适合那时候的状态。就是到一个城市里边,找一些有意思的人聊天,然后写一些有意思的文章。凭着我写稿子的小聪明,还总是喜欢阅读,慢慢大家都很喜欢我,对我都很放任,甚至脾气有点大,现在想来挺伤害人的。 CMRA:可是现在的您看起来脾气并不大。 张向东:3G门户之后我的脾气变得好了很多,人总是会长大的。 CMRA:只是因为长大吗? 张向东:失败过几次,总会长大。每次面对失败的时候,我都跟自己说要接受失败,不能给自己找理由,没做好自己要接受。对我而言,那几次公司失败都是挺大的挫折。还有就是因为生活在发生变化,这个影响其实挺大的。亏不能白吃,做事情不能白做。 CMRA:所以您也在慢慢发生变化。3G门户之后,一定也有许多的成功和失败是我们所没有看到的。 张向东:做3G门户,很多时候大家都只看到特别好的方面,比如成长很快。每一个领域的成功你都看到,但失败你都看不到。比如我们春节前近百人加班加点做出一个产品,这个产品的研发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倾注了很多同事的心血。但是后来因为平台的原因这个产品无法发布,这个产品的团队就集体掉眼泪。那么高高大大的小伙子,有的甚至都已经成家了,在我面前掉眼泪。 CMRA:这些都是大家所不可能看到的。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您有哪些变化呢? 张向东:我们公司现在八百人左右。这些年来会有人来,也会有人离开,以前的时候我甚至都接受不了。后来我想清楚了,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努力了尽力了就好。你得经历这些,你会接受这些生活的变化。 我觉得我这几年做事,虽然在公司只有七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经历这种人情事态要二十年。所以一切都会变,自己也会变,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也会变。然后也知道这些事情做来做去就是做你自己,你做的事就是你的一生,虽然你看不中虚无的东西,认为虚无的东西没用,但实际上这些没用的东西就是你人生最后留下来的东西,最后就只有这些东西跟你成为一体。 重新定义中国移动互联网 CMRA:3G门户推出内容免费策略的时候,连日本这样3G业务非常发达的国家都没有还是收费的。当时不被看好的时候,您心里怎么想? 张向东:3G门户内容开始免费的时候,几乎所有其他网站的3G内容都是收费的。我们当时就认为这是非常短视,非常伤害用户的商业模式。当时所有的人都会说你们肯定会死的,而且说这是傻子做的事情。实际上我们从2004年网站推出之后,几乎每次别人都跟我们这么讲,我们就想,如果天塌下来的话,就证明不存在这个产业,我们死就死了没关系。但是我们不相信天会塌下来。 CMRA:但是还是很需要勇气的,尤其那么多人都在说这个要死什么的,我觉得那种不确定性肯定是存在的,哪怕这个点您踩对了。 张向东:其实想的比较多,而且有时候想得有点过,但人生什么是没有风险的呢?而且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就是这样,那条路走到尽头又如何,再转过来走另外一条路不就好了。 CMRA:年轻就是资本是吗?不怕输不怕失败。 张向东:可能我这个人很早就觉得,人反正是由事情来填满,所以也无所谓失败和成功。 CMRA:现在,3G门户已经进了“亿级俱乐部”,用户数不断创新高,企业成长力惊人。更为重要的是,3G门户定义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法则,让内容免费,让用户变成手机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 今天我们的采访就到这里,谢谢张向东,谢谢3G门户。 3G门户总裁&创始人 张向东简介 1977年出生于中国陕西,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1999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当当网以及《新周刊》等公司任职,长期关注信息产业及互联网的发展。 2004年,与大学室友邓裕强共同创办3G门户,首创中国手机免费互联网模式。 张向东先生主要负责公司市场及品牌发展与战略、投资者关系等方面的管理决策;在员工管理方面,为公司注入活力和信念,成为3G门户的精神性磁场。 公司创立近7年来,张向东先生在不断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亦对大互联网产业生态圈以及行业的商业模式都有着深刻的洞见,并著有《我 手机》和《创业者对话创业者》等书。 与此同时,张向东先生还与友人共同创办了 “东西文库”,长期关注并推广网络时代中国新青年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已出版《奇怪@壹》、《13亿》、《失控》等出版物。 2008年,张向东和邓裕强创立的3G门户被《福布斯》誉为“无线互联网的曙光”。
关于协会 | 会员专区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1号北京一商集团大厦308室 电话:010-64087451,64087991
Copyright 2015-2025 www.cmr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才智达
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8404号-4 京ICP备18038404号-5